【微學分課程】114-1《文化記憶的轉譯:唐讌樂舞之探究》報名表
舞蹈學系114-1微學分課程
《文化記憶的轉譯:唐讌樂舞之探究》
唐朝(618-907)讌樂是國家莊嚴的慶典及宮廷正式的宴會或娛樂場合中表演的樂舞,歷時四百年的文化激盪與融合,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「禮」的制約中形成的藝術瑰寶。
重建者劉鳳學是依據古舞樂譜、圖像、雕塑等有形物件的驗證,經其對史料、典章制度、文化背景的文獻考究,以及現今日本雅樂與高麗樂的比對,再與音樂家及舞者共同重建而成。
對於唐樂舞動作形象建立,是以一種內部人文表現的轉譯,與舞者對動作表現的潤飾、滲透,形成身體質地的轉變。在其唐樂舞的動作特色中,有幾處共同的美學軌跡可循:此次微課程是以劉鳳學重建唐讌樂舞的脈絡為基底,從內部至外部,靜態至動態的動作體現,連結跨時空的美感交遇。
壹、課程內容及時間
1.導論:劉鳳學唐讌樂舞之重建脈絡 (11月1日,週六)
2.唐讌樂舞動作美學之探究 (11月8日,週六)
3.唐讌樂舞《春鶯囀》之動作臨摹I (11月15日,週六)
4.唐讌樂舞《春鶯囀》之動作臨摹II (11月22日,週六)
5.唐讌樂舞《傾盃樂》之動作臨摹I (12月13日,週六)
6.唐讌樂舞《傾盃樂》之動作臨摹II (12月20日,週六)
貳、授課教師介紹
1.林威玲|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。1991年加入新古典舞團,唐樂舞《蘇合香》主要舞者。
2.羅慶成|臺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體育教師,1998年加入新古典舞團,唐樂舞《拔頭》、《傾盃樂》主要舞者。
3.林維芬│臺灣當代舞蹈藝術家,1997年加入新古典舞團,唐樂舞《春鶯囀》主要舞者。
4.張桂菱│國立中央大學助理教授,2002年加入新古典舞團,唐樂舞《蘇合香》、《傾盃樂》主要舞者。
5.黃庭婷│臺灣當代舞蹈藝術家,2003年加入新古典舞團,唐樂舞《團亂旋》、《皇帝破陣樂》、《傾盃樂》主要舞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