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君玲

臺北市立大學 人文藝術學院 舞蹈學系 專任教授
【教授課程】
民族舞、舞蹈創作、演出實習、畢業製作課程。
【學歷】
蘇州大學文學院文藝美學博士
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畢
台南家政專科學校音樂科舞蹈組畢
【經歷】
師承蔡麗華、曾永義、周秦等教授。
台北民族舞團首席舞者、副藝術總監。2022年獲中華民國舞蹈學會頒發舞蹈創作獎; 2021擔任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年度公演《維度》藝術總監;2020及2022擔任臺北市立大學體育表演會藝術總監;2017及2022擔任國光劇團《快雪時晴》與《優伶天子》舞蹈設計;2018 獲邀參與葡萄牙藝術節 <Festimaiorca>演出;2016及2017 擔任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藝術總監;2016 作品《倚羅吟》獲選WDA在韓國首爾世界舞蹈年會演出;2015 率領台北民族舞團參加希臘Kyparissia藝術節擔任藝術總監;2014作品《香讚》獲選WDA法國Angers演出;2012作品《香讚》獲選WDA臺灣世界舞蹈年會演出;2004年獲中華民國舞蹈學會頒發舞蹈績優「飛鳳獎」;2003年以作品《香讚》獲得文建會「舞躍大地」舞蹈創作比賽最高榮譽-福爾摩莎獎;1991年榮獲南非羅得堡國際舞蹈比賽傳統雙人組第一名。
【創作作品】
1993~2022年編創 《夢蝶》、《唯醺》、《逍遙》、《煙沒》、《蔓生‧枯影》、《菩提II》、《落痕》、《浮夢》、《拈花-落花》、《流梭》、《殘月長嘯I》、《殘月長嘯II》、《天喚》、《拈花I-幻境》、《倚羅吟》、《奼紫嫣紅》、《落櫻》、《香讚》、、《凈》、《歡歌》、《曇》、《伎樂天》、《劍氣》、《歸》、《花雨‧花語》、《袖舞》、《迴流》、《千手千眼觀彼世間音》、《煙盒》、《武攝》、《幻化》、《悟》等作品。
【研究著作】
專書:
2020《凝煉文化.疊映當代-民族舞蹈創作的對話》
2013《變動中的傳承-民族舞蹈創作的文化性與當代性》、
2013《身體技能實踐的反映與轉化(合著)》
2008《中國舞蹈審美》
專題計畫:
2009《獲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》(主持人):梅洛-龐蒂的「身體知覺」與「民族舞蹈創作」
2018獲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《民族舞蹈身體訓練法—圖像式呼吸》
2020獲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《民族舞蹈身體訓練法—聽勁式觸動》
期刊論文:
2019《民族舞蹈創作實踐經驗的敘說-美的感應》臺北巿立大學學報50期
2018《蕭君玲民族舞蹈創作實踐經驗的敘說-對話中的意象》台灣舞蹈研究 13期
2018《民族舞蹈身體表現-意心象、意物象、意語象》藝文簡訊 35期
2017《蕭君玲民族舞蹈創作的身體感》台灣舞蹈研究 12期
2017《從舞蹈欣賞觀照自我經驗裡的「美的感應」》美育217期
2013《民族舞蹈創作的實踐經驗-外顯性與內隱性的轉化》台灣舞蹈研究7期
2012《身體表演藝術的默會感知》大專體育121期
2011《民族舞蹈創作的現象場》大專體育113期
2008《從身體表現探究崑曲舞蹈藝術的默會經驗》北體學報16期
2007《中國舞蹈「身體符號」之能指與所指研究》大專體育學刊9卷4期
2006《李漁戲曲美學在民族舞蹈編創中的應用》北體學報14期
2006《民族舞蹈創作的藝術本性:在遮蔽與無蔽之間》大專體育學刊8卷3期
2006《中國舞蹈審美意象-原型.隱跡.象徵》大專體育學刊8卷2期
2005《臺灣傳統舞蹈之「身體漾態」的現象學分析》大專體育80期
2005《從梅洛龐蒂的「身體知覺」探討「舞蹈藝術」》大專體育79期
2005《舞蹈藝術創作之現象學詮釋》大專體育學刊7卷1期
2004《敦煌舞蹈教學原則教學計畫範例設計》美育138期
2004《「道法自然」之「變動規律」在中國舞蹈教學之應用》中華體育季刊18卷1期
2003《藏傳佛教噶陀寺金剛舞演出之儀式意義》康寧學報5期
2003《一位高中舞蹈班教師之教學研究》美育131期
2002《金剛怒目,眾神起舞--西藏高原上的寺院舞蹈》傳統藝術22期
2001《舞蹈技能教學觀察表設計初探》大專體育57期
2001《建構主義在水袖舞蹈教學運用初探》美育123期
Email: chiin4188@gmail.com